TensorRT(TRT) 作为一种能显著加快深度学习模型 inference 的工具,如果能够较好的利用,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 GPU 使用效率和模型运行速度。
TensorRT(TRT) 作为一种快速的 GPU 推理框架,其常规流程就是利用现有的模型文件编译一个 engine,在编译 engine 的过程中,会为每一层的计算操作找寻最优的算子方法,这样编译好的 engine 执行起来就非常高效。很类似 C++ 编译过程。
关于 TRT 的相关资料,我觉得还是以 NV 官方的为准。对于 TRT 而言,其在推理上的速度优势肯定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多好,有多快,适不适合你的业务场景,这个需要大家自行判断。而其大概流程和一些基本优化,NV 官方的资料也做出了说明,可以参考这票文章 deploying-deep-learning-nvidia-tensorrt 。想快速了解 TRT 以及安装过程,也可以参考 TensorRT-介绍-使用-安装
本文根据自身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记录而来,使用了 TRT 的 C++ 接口,更加注重编码的流程,配合讲解 TRT 的一些知识点,作为使用的总结。
构建模型 和 engine
TRT 将模型结构和参数以及相应 kernel 计算方法都编译成一个二进制 engine,因此在部署之后大大加快了推理速度。为了能够使用 TRT 进行推理,需要创建一个 eninge。TRT 中 engine 的创建有两种方式:
- 通过网络模型结构和参数文件编译得到,很慢。
- 读取一个已有的 engine(gie 文件),因为跳过了模型解析等过程,速度更快。
第一种方式很慢,但是在第一次部署某个模型,或者修改模型的精度、输入数据类型、网络结构等等,只要修改了模型,就必须重新编译(其实 TRT 还有一种可以重新加载参数的方式,不是本文所涉及的)。
现在假设我们是第一次用 TRT,所以就只能选择第一种方式来创建一个 engine。为了创建一个 engine,我们需要有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两个文件,同时需要能够解析这两个文件的方法。在 TRT 中,编译 engine 是通过 IBuilder
对象进行的,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新键一个 IBuilder
对象:
1 | nvinfer1::IBuilder *builder = createInferBuilder(gLogger); |
gLogger
是 TRT 中的日志接口ILogger
,继承这个接口并创建自己的 logger 对象传入即可。
为了编译一个 engine,builder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 INetworkDefinition
作为模型的容器:
1 | nvinfer1::INetworkDefinition *network = builder->createNetwork(); |
注意,此时 network
是空的,我们需要填充模型结构和参数,也就是解析我们自己的模型结构和参数文件,获取数据放到其中。
TRT 官方给了三种主流框架模型格式的解析器(parser),分别是:
- ONNX:
IOnnxParser parser = nvonnxparser::createParser(*network, gLogger);
- Caffe:
ICaffeParser parser = nvcaffeparser1::createCaffeParser();
- UFF:
IUffParser parser = nvuffparser::createUffParser();
其中 UFF 是用于 TensorFlow 的格式。调用这三种解析器就可以解析相应的文件。以 ICaffeParser
为例,调用其 parse
方法来填充 network
。
1 | virtual const IBlobNameToTensor* nvcaffeparser1::ICaffeParser::parse( |
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填充好的 network
,就可以编译 engine 了,似乎一切都很美妙呢…
然而实际 TRT 并不完善,比如 TensorFlow 的很多操作并不支持,因此你传入的文件往往是根本就解析不了(深度学习框架最常见的困境之一)。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去做填充 network
这件事,这就需要调用 TRT 中低级别的接口来创建模型结构,类似于你在 Caffe 或者 TensorFlow 中做的那样。
TRT 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接口让你可以直接通过这些接口创建自己的网络,比如添加一个卷积层:
1 | virtual IConvolutionLayer* nvinfer1::INetworkDefinition::addConvolution(ITensor &input, |
这里的参数基本上就是和其他深度学习框架类似的意思,没有什么好讲的。就是把数据封装成 TRT 中的数据结构即可。可能和平时构建训练网络不同的地方就是需要填充好模型的参数,因为 TRT 是推理框架,参数是已知确定的。这个过程一般是读取已经训练好的模型,构造 TRT 的数据结构类型放到其中,也就是需要你自己去解析模型参数文件。
之所以说 TRT 的网络构造接口是较为丰富,是因为即使使用这些低级接口这样,很多操作还是没办法完成,也就是没有相应的 add*
方法,更何况现实业务可能还会涉及很多自定义的功能层,因此 TRT 又有了 plugin 接口,允许你自己定义一个 add*
的操作。其流程就是继承 nvinfer1::IPluginV2
接口,利用 cuda 编写一个自定义层的功能,然后继承 nvinfer1::IPluginCreator
编写其创建类,需要重写其虚方法 createPlugin
。最后调用 REGISTER_TENSORRT_PLUGIN
宏来注册这个 plugin 就可以用了。plugin 接口的成员函数介绍。
1 | // 获得该自定义层的输出个数,比如 leaky relu 层的输出个数为1 |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层的功能,重写这里全部或者部分函数的实现,这里有很多细节,没办法一一展开,需要自定义的时候还是需要看官方 API。
构建好了网络模型,就可以执行 engine 的编译了,还需要对 engine 进行一些设置。比如计算精度,支持的 batch size 等等,因为这些设置不同,编译出来的 engine 也不同。
TRT 支持 FP16 计算,也是官方推荐的计算精度,其设置也比简单,直接调用:
1 | builder->setFp16Mode(true); |
另外在设置精度的时候,还有一个设置 strict 策略的接口:
1 | builder->setStrictTypeConstraints(true); |
这个接口就是是否严格按照设置的精度进行类型转换,如果不设置 strict 策略,则 TRT 在某些计算中可能会选择更高精度(不影响性能)的计算类型。
除了精度,还需要设置好运行的 batch size 和 workspace size:
1 | builder->setMaxBatchSize(batch_size); |
这里的 batch size 是运行时最大能够支持的 batch size,运行时可以选择比这个值小的 batch size,workspace 也是相对于这个最大 batch size 设置的。
设置好上述参数,就可以编译 engine 了。
1 | nvinfer1::ICudaEngine *engine = builder->buildCudaEngine(*network); |
编译需要花较长时间,耐心等待。
Engine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编译 engine 需要较长时间,在模型和计算精度、batch size 等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保存 engine 到本地,供下次运行使用,也就是 engine 序列化。TRT 提供了很方便的序列化方法:
1 | nvinfer1::IHostMemory *modelStream = engine->serialize(); |
通过这个调用,得到的是一个二进制流,将这个流写入到一个文件中即可保存下来。
如果需要再次部署,可以直接反序列化保存好的文件,略过编译环节。
1 | IRuntime* runtime = createInferRuntime(gLogger); |
使用 engine 进行预测
有了 engine 之后就可以使用它进行 inference 了。
首先创建一个 inference 的 context。这个 context 类似命名空间,用于保存一个 inference 任务的变量。
1 | IExecutionContext *context = engine->createExecutionContext(); |
一个 engine 可以有多个 context,也就是说一个 engine 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预测任务。
然后就是绑定输入和输出的 index。这一步的原因在于 TRT 在 build engine 的过程中,将输入和输出映射为索引编号序列,因此我们只能通过索引编号来获取输入和输出层的信息。虽然 TRT 提供了通过名字获取索引编号的接口,但是本地保存可以方便后续操作。
我们可以先获取索引编号的数量:
1 | int index_number = engine->getNbBindings(); |
我们可以判断这个编号数量是不是和我们网络的输入输出之和相同,比如你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那么编号的数量就是2。如果不是,则说明这个 engine 是有问题的;如果没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名字获取输入输出对应的序号:
1 | int input_index = engine->getBindingIndex(input_layer_name); |
对于常见的一个输入和输出的网络,输入的索引编号就是 0,输出的索引编号就是 1,所以这一步也不是必须的。
接下来就需要为输入和输出层分配显存空间了。为了分配显存空间,我们需要知道输入输出的维度信息和存放的数据类型,TRT 中维度信息和数据类型的表示如下:
1 | class Dims |
我们通过索引编号获取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维度(dims)和数据类型(dtype),然后为每个输出层开辟显存空间,存放输出结果:
1 | for (int i = 0; i < index_number; ++i) |
本文给出的是伪代码,仅表示逻辑,因此会涉及一些简单的自定义函数。
至此,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现在就可以把数据塞进模型进行推理了。
前向预测
TRT 的前向预测执行是异步的,context 通过一个 enqueue 调用来提交任务:
1 | cudaStream_t stream; |
enqueue 是 TRT 的实际执行任务的函数,我们在写 plugin 的时候也需要实现这个函数接口。其中:
batch_size
:engine 在 build 过程中传入的max_batch_size
。buffers
:是一个指针数组,其下标对应的就是输入输出层的索引编号,存放的就是输入的数据指针以及输出的数据存放地址(也就是开辟的显存地址)。stream
:stream 是 cuda 一系列顺序操作的概念。对于我们的模型来说就是将所有的模型操作按照(网络结构)指定的顺序在指定的设备上执行。cuda stream 是指一堆异步的 cuda 操作,他们按照 host 代码调用的顺序执行在 device 上。stream 维护了这些操作的顺序,并在所有预处理完成后允许这些操作进入工作队列,同时也可以对这些操作进行一些查询操作。这些操作包括 host 到 device 的数据传输,launch kernel 以及其他的 host 发起由 device 执行的动作。这些操作的执行总是异步的,cuda runtime 会决定这些操作合适的执行时机。我们则可以使用相应的cuda api 来保证所取得结果是在所有操作完成后获得的。同一个 stream 里的操作有严格的执行顺序,不同的 stream 则没有此限制。
这里需要注意,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在 buffers 数组中都是在 GPU 上的,可以通过 cudaMemcpy
拷贝 CPU 上的输入数据到 GPU 中(需要提前开辟一块显存来存放)。同理,输出数据也需要从 GPU 中拷贝到 CPU 中。
前两句创建了一个 cuda stream,最后一句则是等待这个异步 stream 执行完毕,然后从显存中将数据拷贝出来即可。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 TRT 一个基本的预测流程。
总结
本文仅仅是针对 TRT 的预测流程和一些常见调用进行了说明,并不涉及具体网络和具体实现,也没有太多编码的细节。不同网络不同操作需要一些扩展 plugin 的编写,而对于编码,包括内存和显存的开辟管理,TRT 的析构清理工作等等都不在本文叙述范围之内。